拜托,面试别再问我时间复杂度了!!!

此文摘自微信公众号【架构师之路】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
快速排序分为这么几步:

第一步,先做一次partition;

partition使用第一个元素t=arr[low]为哨兵,把数组分成了两个半区:

  • 左半区比t大

  • 右半区比t小

第二步,左半区递归;

第三步,右半区递归;

伪代码为:

1
2
3
4
5
6
void quick_sort(int[]arr, int low, int high){
if(low== high) return;
int i = partition(arr, low, high);
quick_sort(arr, low, i-1);
quick_sort(arr, i+1, high);
}

为啥,快速排序,时间复杂度是O(n*lg(n))呢?

今天和大家聊聊时间复杂度。

画外音:往下看,第三类方法很牛逼。

第一大类,简单规则

为方便记忆,先总结几条简单规则,热热身。

规则一:“有限次操作”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是O(1)。

例子:交换两个数a和b的值。

1
2
3
4
5
6
7
8
9
void swap(int& a, int& b){

int t=a;

a=b;

b=t;

}

分析:通过了一个中间变量t,进行了3次操作,交换了a和b的值,swap的时间复杂度是O(1)。

画外音:这里的有限次操作,是指不随数据量的增加,操作次数增加。

规则二:“for循环”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是O(n)。

例子:n个数中找到最大值。

max(int[] arr, int n){
1
2
3
4
5
6
7
8
9
10

int temp = -MAX;

for(int i=0;i<n;++i)

if(arr[i]>temp) temp=arr[i];

return temp;

}

分析:通过一个for循环,将数据集遍历,每次遍历,都只执行“有限次操作”,计算的总次数,和输入数据量n呈线性关系

规则三:“树的高度”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是O(lg(n))。

分析:树的总节点个数是n,则树的高度是lg(n)。

在一棵包含n个元素二分查找树上进行二分查找,其时间复杂度是O(lg(n))。

对一个包含n个元素的堆顶元素弹出后,调整成一个新的堆,其时间复杂度也是O(lg(n))。

第二大类:组合规则

通过简单规则的时间复杂度,来求解组合规则的时间复杂度。

例如:n个数冒泡排序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void bubble_sort(int[] arr, int n){

for(int i=0;i<n;i++)

for(int j=0;j<n-i-1;j++)

if(arr[j]>arr[j+1])

swap(arr[j], arr[j+1]);

}

分析:冒泡排序,可以看成三个规则的组合:

1. 外层for循环

2. 内层for循环

3. 最内层的swap

故,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:

O(n) O(n) O(1) = O(n^2)

又例如:TopK问题,通过建立k元素的堆,来从n个数中求解最大的k个数。

先用前k个元素生成一个小顶堆,这个小顶堆用于存储,当前最大的k个元素。

接着,从第k+1个元素开始扫描,和堆顶(堆中最小的元素)比较,如果被扫描的元素大于堆顶,则替换堆顶的元素,并调整堆,以保证堆内的k个元素,总是当前最大的k个元素。

直到,扫描完所有n-k个元素,最终堆中的k个元素,就是为所求的TopK。

伪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heap[k] = make_heap(arr[1, k]);

for(i=k+1 to n){

adjust_heap(heep[k],arr[i]);

}

return heap[k];

分析:可以看成三个规则的组合:

1. 新建堆

2. for循环

3. 调整堆

故,用堆求解TopK,时间复杂度为:

O(k) + O(n) O(lg(k)) = O(nlg(k))

画外音:注意哪些地方用加,哪些地方用乘;哪些地方是n,哪些地方是k。

第三大类,递归求解

简单规则和组合规则可以用来求解非递归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。对于递归的算法,该怎么分析呢?

接下来,通过几个案例,来说明如何通分析递归式,来分析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。

案例一:计算 1到n的和,时间复杂度分析。

如果用非递归的算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int sum(int n){

int result=0;

for(int i=0;i<n;i++)

result += i;

return result;

}

根据简单规则,for循环,sum的时间复杂度是O(n)。

但如果是递归算法,就没有这么直观了:

1
2
3
4
5
6
7
int sum(int n){

if (n==1) return 1;

return n+sum(n-1);

}

如何来进行时间复杂度分析呢?

用f(n)来表示数据量为n时,算法的计算次数,很容易知道:

  • 当n=1时,sum函数只计算1次

画外音:if (n==1) return 1;

即:

f(1)=1【式子A】

不难发现,当n不等于1时:

  • f(n)的计算次数,等于f(n-1)的计算次数,再加1次计算

画外音:return n+sum(n-1);

即:

f(n)=f(n-1)+1【式子B】

【式子B】不断的展开,再配合【式子A】:

画外音:这一句话,是分析这个算法的关键。

f(n)=f(n-1)+1

f(n-1)=f(n-2)+1

f(2)=f(1)+1

f(1)=1

上面共n个等式,左侧和右侧分别相加:

f(n)+f(n-1)+…+f(2)+f(1)

=

[f(n-1)+1]+[f(n-2)+1]+…+[f(1)+1]+[1]

即得到

f(n)=n

已经有那么点意思了哈,再来个复杂点的算法。

案例二:二分查找binary_search,时间复杂度分析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int BS(int[] arr, int low, int high, int target){

if (low>high) return -1;

mid = (low+high)/2;

if (arr[mid]== target) return mid;

if (arr[mid]> target)

return BS(arr, low, mid-1, target);

else

return BS(arr, mid+1, high, target);

}

二分查找,单纯从递归算法来分析,怎能知道其时间复杂度是O(lg(n))呢?

仍用f(n)来表示数据量为n时,算法的计算次数,很容易知道:

  • 当n=1时,bs函数只计算1次

画外音:不用纠结是1次还是1.5次,还是2.7次,是一个常数次。

即:

f(1)=1【式子A】

在n很大时,二分会进行一次比较,然后进行左侧或者右侧的递归,以减少一半的数据量:

  • f(n)的计算次数,等于f(n/2)的计算次数,再加1次计算

画外音:计算arr[mid]>target,再减少一半数据量迭代

即:

f(n)=f(n/2)+1【式子B】

【式子B】不断的展开,

f(n)=f(n/2)+1

f(n/2)=f(n/4)+1

f(n/4)=f(n/8)+1

f(n/2^(m-1))=f(n/2^m)+1

上面共m个等式,左侧和右侧分别相加:

f(n)+f(n/2)+…+f(n/2^(m-1))
=
[f(n/2)+1]+[f(n/4)+1]+…+[f(n/2^m)]+[1]

即得到

f(n)=f(n/2^m)+m

再配合【式子A】:

f(1)=1

即,n/2^m=1时, f(n/2^m)=1, 此时m=lg(n), 这一步,这是分析这个算法的关键。

将m=lg(n)带入,得到

f(n)=1+lg(n)

神奇不神奇?

最后,大boss,快速排序递归算法,时间复杂度的分析过程。

案例三:快速排序quick_sort,时间复杂度分析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void quick_sort(int[]arr, int low, inthigh){

if (low==high) return;

int i = partition(arr, low, high);

quick_sort(arr, low, i-1);

quick_sort(arr, i+1, high);

}

仍用f(n)来表示数据量为n时,算法的计算次数,很容易知道:

  • 当n=1时,quick_sort函数只计算1次

f(1)=1【式子A】

在n很大时:

第一步,先做一次partition;

第二步,左半区递归;

第三步,右半区递归;

即:

f(n)=n+f(n/2)+f(n/2)=n+2*f(n/2)【式子B】

画外音:

(1)partition本质是一个for,计算次数是n;

(2)二分查找只需要递归一个半区,而快速排序左半区和右半区都要递归,这一点在分治法减治法一章节已经详细讲述过;

【式子B】不断的展开,

f(n)=n+2*f(n/2)

f(n/2)=n/2+2*f(n/4)

f(n/4)=n/4+2*f(n/8)

f(n/2^(m-1))=n/2^(m-1)+2f(n/2^m)

上面共m个等式,逐步带入,于是得到:

f(n)=n+2*f(n/2)

=n+2[n/2+2\f(n/4)]=2n+4*f(n/4)

=2n+4[n/4+2f(n/8)]=3n+8f(n/8)

=…

=m*n+2^m*f(n/2^m)

再配合【式子A】:

f(1)=1

即,n/2^m=1时, f(n/2^m)=1, 此时m=lg(n), 这一步,这是分析这个算法的关键。

将m=lg(n)带入,得到:

f(n)=lg(n)*n+2^(lg(n))*f(1)=n*lg(n)+n

故,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n*lg(n)。

wacalei,有点意思哈!

画外音:额,估计83%的同学没有细究看,花5分钟细思上述过程,一定有收获。

总结

  • for循环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是O(n)

  • 树的高度的时间复杂度往往是O(lg(n))

  • 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O(lg(n)),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n*(lg(n))

  • 递归求解,未来再问时间复杂度,通杀

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。

思路比结论重要。
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,欢迎赞赏哦~
本文结束啦 感谢您阅读
0%